南京市浦口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始终关注民生诉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行政审批服务改革,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烦心事。
一是优化服务体系。以满足群众诉求为核心,持续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在标准化上,发布《浦口区便民服务中心(站)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第一批)》(共计79项),同时编制《浦口区便民服务中心(站)政务服务事项业务指导规范》,从事项名称、受理标准、要件材料等方面进行明确和统一,努力为群众提供精准、高效服务。在规范化上,明确街道、社区在机构设置、服务事项、办事流程等要素“七统一”,实现各街道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审核。在全省率先将工伤、生育等6大类22项业务经办权限下放街道,实现“家门口”零距离服务。2020年至今,已办理44万余件审批服务事项。在智能化上,持续深化“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基层政务模式,延伸政务服务覆盖面。目前,已设置24小时智慧政务自助体验厅13个,努力实现智慧政务不打烊。
二是再造服务流程。紧盯热点难点问题,推动优化整合、审批再提速。热点问题集成化。在街道层面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分批推出“新生儿出生”“社保停保”“再就业”“离退休”等161个“一件事”场景。自2020年以来,各街道累计办理各类“一件事”近1.3万件。难点问题简便化。对群众最为关注的住房、教育等民生实事,集成改革工具,推动容缺审批、并联审批,从首创“拿地即开工”审批机制到“竣工即交付”,不断创出高质量发展的“浦口速度”。相关做法被国办和省住建厅相关文件吸纳,并获得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
三是扩大服务半径。结合区域与安徽毗邻交界的特点,延伸基层“跨省通办”,打造工作特色亮点。注重利用毗邻区位,在桥林街道的苏皖交界处,探索利用交界处警务服务站,打造跨省通办服务专窗。由浦口、和县两地分别配备两省政务服务自助机并设置线下窗口,实现失业登记、《就业创业证》申领等18项事项“跨省通办”,辐射周边群众1万余名。注重把握联动机遇,围绕宁滁一体、联动发展大背景,在永宁街道与南谯、来安等区县签订跨省通办合作协议,梳理高频跨省通办事项19个,明确办理标准、要素、时限,以点带面,有效解决群众“多地跑”“折返跑”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