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深化应急管理领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统筹发展和安全,苏州昆山市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保障,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以素质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扎实推进应急管理领域“精准执法+优质服务”,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
一是优化职能配置,构筑一道安全防线。在原昆山市安全生产监察大队基础上,整合原承担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等有关应急抢险和灾害救助、防震减灾等方面力量,组建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承担全市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贸等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日常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以及有关应急抢险和灾害救助、防震减灾等方面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职能。根据省、苏州市相关要求,8个镇调整设置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管理、消防安全力量实现全面整合。
二是强化制度引领,形成一套规范标准。制定《行政执法公示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编制《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事项清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昆山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手册》,推动应急管理系统执法精准化。推进执法全过程记录,全面推行移动执法、执法视频记录、执法卷宗电子化,梳理执法文书统一格式文本,明确执法案卷标准,确保执法文书和案卷完整。将全过程记录纳入案卷评查、执法监督重要内容,推动依法行政理念内化于心。
三是注重能力提升,磨砺一支专业队伍。建立全市应急管理系统行政执法人才库,选拔32人重点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疑难重大案件集体分析研判、执法培训等工作。组织开展应急管理系统监管执法业务培训班、安全生产网格员培训班等专题培训,实行区镇执法新兵“走上来”跟班学习制度,实现全市应急管理系统教育培训全覆盖。以赛促练,通过安全生产综合执法比武竞赛,全面考察执法人员常规常识掌握水平、现场检查实战能力、文书案卷制作水平等综合素质,激发执法人员学业务、练技能、提能力的热情。
四是创新科技赋能,建设一个智慧平台。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建设打造“应急365”平台,横向接入公安、城管、交通、卫健、市监等8个部门系统数据和53471路视频资源,实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部门资源共享共用、部省市县四级贯通。依托平台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特殊作业申报系统,执法人员开展每日线上巡查,动态分析风险态势,实现对全市特殊作业“一张网”管理,同时,线下加强区镇现场核查、市级执法抽查,通过线上报备、现场核查、随机抽查三大模式,确保审批、监管、执法、治理协同联动、无缝闭环,筑牢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