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改革 >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南通海安市委编办聚焦健全“三大体系”持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访问量:     发布时间:2024-10-25     稿件来源:    

近年来,海安市从建强执法队伍、优化事项清单、强化联动配合等关键环节入手,持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努力构建运行高效的执法工作体系。

加强队伍建设,健全执法组织体系。规范执法队伍设置。按照本轮机构改革要求,撤销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等6支专业执法队伍,市级层面仅保留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领域7支执法队伍,镇街层面设立综合行政执法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代表镇街行使执法职权,形成“专业+综合”的行政执法架构。加强执法编制保障。创新实施“减上补下”,市级层面先后下沉64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供镇街使用,明确编制由执法人员专职专用,同时核增130名政府购买服务限额,用于保障各镇街足额配备城管执法辅助人员,有效满足基层执法工作力量。推动执法力量下沉。印发《城管执法力量下沉改革工作意见》,按照“市属街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将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执法力量下沉至街道,人员管理、考核奖惩等设置派出单位和街道不同权重,确保执法力量“下沉到底”。

优化事项清单,健全执法权责体系。明确执法职责边界。对照南通市级清单和省“四级四同”权力清单,牵头编制综合行政执法职责清单,依法界定、合理划分市镇两级政府执法权限,明确市区、镇街执法主体、范围、职责,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印发《海安市乡镇(街道)权力事项清单》,将基层管理迫切需要且能够有效承接的行政执法事项稳步下放,主要涉及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安全生产、市场监管、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权力,进一步明晰基层执法职责。动态调整赋权清单。会同市司法局印发《海安市基层综合执法赋权事项实施专项评估指南》,根据专项评估情况,组织市级部门及时对赋权清单进行调整完善,不断完善赋权清单动态调整机制,确保赋权事项实施率不高、赋权不够精准等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强化联动配合,健全执法运行体系。注重上下联动。出台《关于建立市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协调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综合行政执法联动指挥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理顺行业主管部门与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关系,建立健全职责明确、衔接顺畅、密切配合、运行高效的联动机制。注重左右协同。不断综合行政执法与公检法等部门职责分工争议协调机制、案件移送协调协作机制、执法案件协商会商制度,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形成“源头处理+信息共享+合力打击”的执法模式。注重效能提升。强化运行效能考评,明确各部门、各镇街有义务积极响应联合执法、实战演练等任务。从反馈时效、完成质量、协同配合等多维度建立联合配合效能评价机制,不断提升执法运行效能。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共江苏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苏ICP备120353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