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通市海门区以“四沉四提四融合”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为契机,深入开展“城管进社区”工作,推动城管执法队员下沉一线、服务基层,实现了工作模式、群众关系、社会氛围“三大根本转变”,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海门城市治理新实践。
一是聚焦组织“圆心”,持续筑牢战斗堡垒。结合区“四沉四提四融合”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试点工作,坚持重心下沉,推动85名城管执法人员和19名城管辅助人员下沉社区一线,将城市管理工作向社区延伸,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区制度,在社区内公示城管执法人员信息,实现“接诉即办”,极大畅通问题接办渠道,切实做到快速处置、有效跟进整改。大力推行“721”工作法,树牢服务为先理念,转变过去单一行政执法和生硬管理方式,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结合实际,调整优化工作站点16个,不断增强服务效能,用心打造联系群众的“服务台”、城市管理的“观察哨”。
二是描实机制“圆周”,不断激发治理效能。积极搭建协作平台、拓宽协作渠道、创新协作方法,建立城管、公安、社区、物业等多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推动“城管+网格”融合共建、“城管+公安”协同作战,联合共治形成合力。2024年以来,召开“城管进社区”座谈会、“面对面”协商议事会议等62次,有效解决了餐饮油烟、停车秩序、流动摊贩等各类问题共计146个。充分发挥监督合力,将原有的以执法监督为主的单一模式变为“群众监督+执法监督”的综合模式。在局机关组建执法监督专班,落实对行政执法工作的全方位、全流程、常态化监督,共出督查通报10期,发出交办单、建议书21份。同时,邀请10名来自区级机关、社区、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企业的各界代表组成行风监督员队伍,对社区城管的工作质态、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开展常态化监督,及时反映问题,共同打造和谐宜居社区。
三是扩宽服务“半径”,努力营造共治氛围。充分整合人员力量和各方资源,组建“城”心志愿服务队,开展“理论宣讲进万家”“普法宣传惠民生”“绿色分类新时尚”“文明城市在一线”等七大城市管理志愿服务活动13次,受众达420余人次,积极探索专业队伍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城市治理新路径。加强与属地政府、社区、物业沟通协调,以城管开放日、社区面对面座谈会、专题讲座等形式为载体,就垃圾分类、违章搭建、餐饮油烟、装修违法等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开展普法宣传活动34场,以案释法,以案普法,提高群众守法意识,营造人人参与社区治理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