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委编办围绕重点民生、经济转型等社会发展新需求,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以“三个一”为抓手,改进工作模式、减少材料清单、提升工作时效,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注入强劲动能,全面提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效能。
一、“一张网”提升管理效能。一是建立内部横向联动网。编办内部各业务科室精准对接,信息共享,形成协同联动机制,实时动态梳理掌握涉及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登记信息调整变更的机构编制事项,制订“备忘录”,督促相关事业单位及时办理变更、注销登记。二是建立外部纵向联动网。建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微信群、QQ群,将全市所有事业单位法人纳入工作群组,及时在群内发布工作信息、交流工作经验、组织业务学习、在线咨询答复等,形成上下同步、内外联动、精准高效的管理网络。
二、“一次办”提升服务效能。一是靠前服务精细化。依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服务标准化规范(试行)》,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精心编制各类事项办理指南及流程、填报规范及说明、网上操作演示及指引、示范文本等,发布至工作群及各单位经办人员,不断提高登记业务办理工作效率。充分利用省机关赋码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系统,实行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通知,“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二是优化流程容缺受理。按照国家、省市关于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相关规定,不断优化登记事项办理流程,简化办理程序,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的,实行现场发证。对提交材料存在不全,但不影响后续审查等情况的,实行容缺办理,提高办事效率,实现一次性办结。
三、“一盘棋”提升监管效能。进一步明确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管理使用制度。明确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由专人负责保管和使用,如确需借出,必须经单位主要领导审批同意,按照“谁借用,谁签字,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做好证书借用和使用情况登记。杜绝因管理不当造成的证书违规使用、涂改、损毁、出借、遗失、过期等情况发生。对因保管不善、私自借用他人或者证书被盗用等工作失误造成不良影响的,对证书持有人及保管人严肃追责,督促事业单位依法履职、规范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