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制管理

泰州市委编办多措并举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访问量:     发布时间:2024-12-25     稿件来源:泰州市委编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要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通束缚发展的堵点卡点,就必须扎实推进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今年以来,泰州市委编办多措并举,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机构编制保障。

一、以促进科技创新为引领,激发新质生产力强劲动力。紧密围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科技创新注入动力和活力。一是优化事业单位布局。为适应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指导市、区科技系统事业单位进行重新布局,为促进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提供支撑。二是激励知识创新创造。加强泰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统筹补充事业编制,进一步推动产业技术创新、科技知识产权创新、科技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其专利预审促进产业创新升级的工作效能,以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优化创新发展环境。三是加强科技创新系统谋划。扎实做好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系统开展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的相关课题研究,为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体制机制支撑。

二、以优化资源配置为核心,强化新质生产力基础支撑。科学研判经济社会发展对机构编制资源的实际需求,通过对机构编制资源的精准配置,将有限的编制资源用到刀刃上。一是大力支持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着眼解决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问题,对全市教师队伍数量、结构和未来10年生源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判,推动教师在城乡、区域、学校和学段间合理配置。二是大力构建优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健全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配置,加快推进精神和传染两家专科医院建设。深化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今年3家卫生院通过试点验收,有效盘活乡镇卫生院编制资源。三是大力兜底保障其他民生领域。持续完善重点民生领域机构编制保障措施,促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高效流动。调优市社会福利中心内设机构设置,进一步加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力量配备。

三、以助力人才引育为驱动,积蓄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把握人才驱动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目标路径,充分发挥编制引才用才留才的激励保障作用。一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工作机制、载体平台,推动人才、教育、产业和创新“四链”的融合贯通。二是着力强化重点领域编制保障。为全市重点领域引进专业人才提供坚实保障,充分用好3个编制“周转池”,支持高层次人才和教育、卫生领域急需紧缺专业高层次人才引进,累计核发196名周转编制,保障用编需求。三是畅通各类人才流通渠道。调整教育、农业农村等领域事业单位布局,拓宽相关领域的人才流通、成长和晋升渠道,创新适配一体化推进要求的新型人才制度。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共江苏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苏ICP备120353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