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网上名称是其在互联网空间的“数字身份证”,是公众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中准确识别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重要标识。今年以来,南通市委编办着重开展机关事业单位网上名称管理工作调研,掌握了工作主动。
维度一:深入基层抓调研。梳理历年来机关事业单位网上名称管理的工作,下发96份调研表,对市属机关事业单位的中文域名和网站挂标情况开展调研,了解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需求,适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今年以来,新增中文域名37个,注销长期不使用的中文域名49个,提醒完成网站挂标3个。同时,深入7个县(市、区)调研管理的重难点,并提出相应建议。
维度二:拓宽范围抓调研。除中央编办发文外,认真学习其他网上名称管理相关的法律和文件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办公厅、中央编办、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各部门相关文件等,对相关部门职能有了整体把握,对网上名称管理相关的基础概念、安全规则和建设规划等要素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网站建设、域名管理等具体操作流程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维度三:注重联系抓调研。注重理清部门间的工作衔接关系。市政府办根据国办的要求,对39个政府网站进行预审、推送和监管,内容包括政府网站开办前的预审和向省政府办公厅推送,以及对网站内容审核、网站安全、标识证书悬挂和及时更新情况的监督等。具体监督工作委托市大数据管理局承担;市大数据管理局建立了集约化平台,将市政府办监督管理的39个网站中的37个以及人大政协、党委部门和部分群团机关、事业单位等共计81个网站纳入平台,主要提供网站运行技术保障;市委网信办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展网络安全监督;市公安局从技术和法律角度开展检查和执法。江苏省专用通信局南通分局负责网站域名的备案;市委编办主要负责中文域名注册申请的初审、缴费、解析,以及网站标识申请的初审和标识发放。
下一步,南通市委编办将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最新的工作规则,进一步加强机关事业单位网上名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