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市县动态

镇江丹徒坚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展现新作为,奋力为事业单位登记服务打造新模式

访问量:     发布时间:2024-12-12     稿件来源:    

事业单位作为承担政务保障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载体,其登记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单位运转和社会服务水平。丹徒区委编办切实扛起“走在前、做示范”的机构编制担当,坚持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推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与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同频共振,着力健全体制机制、深入转变工作作风、不断加强监管力度、主动优化管理措施,取得积极成效,展现编办作为。
一、紧密服务中心大局,认真落实上级党委决策。一是做好机构改革服务保障。坚持提前谋划,主动与机构编制科对接,及时掌握新组建职能部门设立事业单位的意愿,在条件成熟时进行“一对一”指导。做好服务前置工作,及时更新发放《业务办理流程电子指南》,统一编制填报技术口径和提醒事项,全面完成区委交给机构编制部门的这项重要政治任务。二是助力开发园区提质升级。实施《2024年丹徒区开发园区建设提升工作落实方案》,协助推动招商体制改革,做好江苏丹徒经济开发区招商中心的登记服务工作,该中心为开发区管委会所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12名,全面统筹开发园区招商工作。发展壮大耐心资本,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实现产业跃迁,奋力将项目招引“关键变量”转化为丹徒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三是为新型研发机构保驾护航。围绕以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精神,积极探索新型研发机构登记管理模式,做好江苏大学镇江智能电动汽车研究院的登记监管服务,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赋能科技创新,在提升新型研发机构监管效能上持续发力,为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攀高助力,让更多“千里马”竞相涌现,激发创新动力,不断提升生产力质态。
二、深入转变工作作风,大力优化登记管理工作。一是提升服务品质。落实服务公开制和首问负责制。向社会公开服务流程和办理时限,由首位接待者负责事项的受理和全程跟踪服务,确保服务高质量;化“被动服务”为“主动上门”。对事业单位较为集中的事关民生的一线领域,定期上门举办专题讲座,帮助经办人员掌握最新的登记管理政策和业务知识。二是提高服务效率。压缩审批流程,将受理人初审、审核人复审、负责人终审三级“串联审批”整合为一步“并联审批”,试行初审合格先颁证,容缺办理事后补,“三线并行”跑出行政审批“加速度”;实行一次性告知,对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和年度报告事宜,当场受理;对需要退回补充材料的,及时告知申请单位。同时,依托网络管理系统开展登记赋码工作,除年度报告外的其他登记赋码纸质材料和证书均可采用邮寄或文件交换方式送达,实现“不见面”办理。三是擦亮服务品牌。落实党员干部挂牌上岗制度。登记窗口设置党员先锋岗,主动亮明党员身份,自觉接受外部监督,切实强化服务意识,全面提升服务效能,维护好“亮身份、作承诺、当先锋”的登记窗口党员形象;“360度沟通”服务,运用江苏机关赋码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系统、丹徒事业法人登记工作群等“互联网+政务”服务,为办事人员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服务,通过网络答疑、电话解惑等方式,将各类问题解决在沟通过程中,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服务零距离”。
三、持续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一是对区委决定划转撤并的事业单位监督。督促主管部门及时办理法人登记,确保上述单位有序退出市场活动,进一步优化事业单位布局,保障公益服务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需求。二是对开办资金监督。对开办资金下浮20%以上的事业单位进行重点关注,严防抽逃、转移开办资金等行为,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三是对宗旨和业务范围监管。谨慎处理收费项目相关业务的变更,要求提供文件依据、相关资质和执业许可证等,防止少数事业单位偏离公益属性,出现营利化倾向。四是对惩戒和诉讼情况监管。对在年度报告中“报喜不报忧”的事业单位,通过相关平台及时了解处罚和诉讼情况,对其提出公示要求,进一步约束事业单位行为。五是建立邀请座谈机制。对部分不按时进行变更、注销登记和不按要求报送年度报告的事业单位,邀请其法定代表人面谈,讲明《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切实维护登记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共江苏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苏ICP备120353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