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通市委编办坚持突出调查研究工作在聚焦治理难题、提供决策参考、增强研究本领方面的作用,始终将调查研究作为保障重点、服务民生、推动改革、优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和路径。今年初共确定20个重点调研课题,建立重点课题领导挂钩、调研进度逐月报告等机制,确立4—6月为全市机构编制系统集中调研月,7—9月形成高质量调研成果,全面构建计划合理、任务明确、时间清晰的重点调研工作链条。为进一步推动调查研究成果提质增效,南通市委编办推出“三步走”模式,通过“三上三下”优化完善调研报告,全方位提升调研报告质量。
第一步,全面初核,强调报告规范性。政策法规处(研究室)对20篇重点课题调研报告进行初步审核,通过初审着力避免调研报告体例不完整、框架不清晰,逻辑不合理、论据不详实,文字表达不通顺、数据引用不恰当,观点与材料脱节、对策同实情错位等情况。针对各调研报告初核中存在的问题,政策法规处(研究室)逐份出具“审核意见书”,建议课题组对照修改完善,整体性提升调研报告规范性。
第二步,条线复审,提升研究专业性。对于各县(市、区)修改完善的调研报告,根据研究内容分配至市委编办各业务条线进行专业性审核。一方面,充分利用上级业务条线的信息资源和工作经验,结合市级层面阶段性谋划、差异化视角、全方位考量,对同业务领域的调研报告提出专业性建议;另一方面,推动市县两级加强沟通联动和业务探讨,确保提出的问题、研究的方向、未来的路径符合上级政策总体原则、方向、要求。
第三步,专家点评,突出理论创新性。邀请市委党校、南通大学行政管理、公共管理等方面的专家担任学术顾问,从理论研究、学术探讨等视角,对部分重点课题调研报告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点评。重点突出相关课题报告的理论研究性,以现代管理学理论指导调查研究实证分析,同时根据调研实践和工作实际,对现有的学术理念和理论模型进行实况优化、延展创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全面提升调查研究科学性、课题报告创新性、成果转化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