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盐城市盐都区尚庄镇坚持党建引领,变传统的单向社会管理模式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镇村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走出了一条“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新路子。
一、坚持党建引领,聚力社会治理主业
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村民自治机制,选拔优秀退役士兵担任村书记并兼任网格长,构建“党建+网格”模式,发挥红色引擎作用。在镇社会治理局统筹协调下,网格员、结对民警进网入格共同做好乡村治理工作,做到任务同领、责任共担。成立新型社区和特色产业党支部,打造“三心三民”党建品牌,塑造为民爱民党建形象。通过开展“四美小区·共同缔造”活动,鼓励村民挖掘本地特色,参与自主决策,大幅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有效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新旧交融、独具特色的新塘桥富有乡愁、赢得民心。累计建成污水管网3000米,安装天然气90余户,新建公厕2座,全面完成道路、绿化、河道、旱厕整治等提升,人居环境实现从“脏乱差”到生态宜居的华丽转变,成功创成“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二、坚持资源整合,做优基层治理平台
整合各方资源,加强基层治理载体建设,建成融合便民服务、矛盾调处、智慧警务、安全体验、关爱之家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塘桥村便民服务中心、社会治理中心,两大平台载体有效推动村域治理“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在便民服务中心可为村民提供40多个高频事项代办服务,通过省级“15分钟医保服务圈”镇域示范向塘桥延伸,让老百姓少跑腿、就近办。在社会治理中心体验区,通过声、光、电及VR虚拟技术,群众可身临其境感知“平安出行”“消防安全”“涉羟禁毒”“全民反诈”等社会治理知识;在警务室视频指挥中心,整合全村35个监控点位,打通镇村“警网融合”屏障,实现涉稳数据“一屏显示”、维稳处置“一步到位”。充分发挥“关爱之家”阵地作用,做好易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生活失意、行为失常、心态失衡”人员的日常管护,消除社会安全隐患。秉承“用爱填满塘、用心搭建桥”理念,积极开展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先后化解村民各类矛盾纠纷32件。
三、坚持“三治”融合,增强村域治理水平
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置“民情e站”,定期组织开展“三官一律”进网格活动,提供普法宣传、知识培训、法律咨询等服务,有效增强群众“法治”意识。依托村庄有利墙面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村规民约,积极开展“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建立崇德向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大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将“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德治”融入建筑设计和村民日常生活中。通过开展“五讲四助三争创”活动,将“党员示范、干群联手、安定团结、合力攻坚”的“自治”模式融入日常管理,点燃了村民建言献策、捐钱捐物、争当模范的热情。组建塘桥村“番茄红”志愿服务队,为村民提供免费理发、简单体检等贴心服务。同时,创新推行居民点单、村居派单的“订单式”志愿服务,让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