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吴江区盛泽镇与浙江嘉兴王江泾镇、新塍镇共同签署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浙苏省际毗邻区域综合执法协作协议》,三地综合执法部门立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开启综合执法跨省一体化协作,共同搭建互动交流平台,互相学习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区域社会治理一体化发展的制度创新和路径模式,形成毗邻区域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可推广、可复制的先进经验。
一是互学互鉴,构建区域综合执法体系。充分发挥党建在综合执法工作中的“红色引擎”作用,利用三地红色教育资源,联合开展党建活动,推动党建与综合执法交融互促、良性互动,全面营造团队协作的良好氛围。按计划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互相学习总结三地经验做法,不定期开展业务研讨和案卷互评学习,适时开展队伍演练和培训,持续提高综合执法能力。同时,针对流动摊贩、水域建筑垃圾偷盗等难点问题,探索研究区域社会治理一体化发展路径,共同提升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水平。
二是互助互援,建立区域执法协作机制。建立三地联合执法机制,重点对非法运输和处置建筑垃圾、向河道倾倒废弃物、交界区域流动摊贩等跨区域违法行为开展联合执法,震慑违法行为,扩大执法成果。建立线索移送、证据互认等执法协助机制,线索和证据移送包括涉案物品、现场检查笔录、询问笔录、检验检测报告等相关材料,必要时可实地核查证实,确保互相援用、互相认可。管辖地因查办案件需要,可使用《协助调查函》等文书请求协助,当地行政执法部门积极做好调查取证等案件协查和反馈工作,进一步推进区域执法联动。
三是互联互通,凝聚区域综合执法合力。三地综合执法部门均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联络员,专门负责协调毗邻区域综合执法事项及相关执法工作。同时,三地就各自辖区内发现的普遍性、典型性、行业性的问题,政府关心、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及时的互联互通。此外,探索建立综合行政执法联合惩戒机制,强化信用监管,共享信用信息,开展无差别化的信用修复工作,共同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良好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