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创新行政执法理念和方式,更好地指导和促进企业合规经营、健康发展,实现行政执法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南通市海门区以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试点为抓手,持续落实包容、审慎、柔性执法理念,全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一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持续推进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管理,强化执法业务培训,构建“情景模拟—现场处置—名师点评—复盘演练”实战训练模式,把教学课堂搬到执法现场,将抽象法规条文转化为真实可感的案例,把传统“灌输”教学变成互动互学,让执法人员在参与、互动、实践中提升实战能力。紧扣现场检查、调查取证、文书制作、案卷评查、应急处置等重点实战技能,组织开展岗位技能比武活动,搭建比学赶超的互促平台,实现执法人员“硬实力”“软实力”双提升,为执法工作打牢坚实队伍基础。
二是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在城市管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交通运输等18个行政执法领域以及4个镇(街道)开展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试点工作,结合产业特点和监管实际,面向具有代表性的行业领域和市场主体类型,围绕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积极探索,强化执法监督,着力解决随意检查、重复检查、多头检查、选择性检查以及行政检查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最大程度消减企业迎检负担,营造主动服务、规范检查、无事不扰的执法环境。
三是用好自由裁量权。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深化精细化执法,创新执法方式,加强柔性执法,按照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对轻微违法行为建立“容错”机制,宽严相济、法理相容,让执法不失力度,又彰显温度。梳理出台2023版涉企不予行政处罚、从轻减轻行政处罚和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全面引入“首违不罚”“无过不罚”等规定,优先采取教育提醒、劝导示范、警示告诫、行政提示、行政指导、行政约谈等柔性执法方式,今年来,海门区共办理不予行政处罚案件58件,从轻减轻行政处罚案件625件,柔性监管覆盖633个市场主体,减免金额23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