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州区深入贯彻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要求,在行政执法类公务员队伍中探索精准化考核路径,通过平时考核、实时激励、全时纳入,推动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综合行政执法队伍。
一是制度硬核,部门考核链接个人考核。研究出台专门考核办法,指导市场监管、城市管理、应急管理等行政执法单位建立“月、季、年”贯通的一体化考核体系,制定体现执法刚性、队伍特性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和个人季度平时考核细则。目前,全区8类行政执法领域均已实行本级机关和基层分局(队、所)分类考核,实现了工作共性与岗位特性的有机结合,并逐步探索形成将部门月度执法绩效考核结果作为评价个人平时实绩的基本依据;对年度考核先进的部门,在次年奖励性上浮该部门人员平时考核“好”的等次5%等机制,进一步推动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考核深度融合。
二是实绩硬核,指标设置对应职能职责。依据行业特色、执法领域、办案标准,将“对应岗位、条线考核、实绩评价”贯穿至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平时考核的个性指标设置中,做到“因岗尽设、因人尽考”。个性指标侧重对“绩”的考核,相较于综合管理类公务员平时考核60%的权重标准,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平时考核“绩”考权重一般达到80%,主要考核执法数据、办案质量和作用发挥情况,通过“该做什么,就考什么,做好什么,考出什么”,进一步提升了平时考核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三是数据硬核,监管精准推动考核科学。在平时考核量化的基础上,以通州市场监管为试点开发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平时考核监管平台,将一线行政执法员平时执法工作数据实时引入平台,根据考核评价要素整合生成相关指标评价数据,智能分析一段时间内的执法态势、履职成效等,让考核对象工作实绩在平台直观显示,有效推动平时考核从“好不好”向“准不准”转变,使考核评价更具科学性、公信力。